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兴国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专栏,集中刊发一批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先进事迹,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学习典型、对标先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加快建设工业强城乡美百姓富作风好的“模范兴国”,再创新时代“第一等工作”。
本期,让我们走进“县级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驻古龙岗镇乐团村工作队员彭长辉的故事。
“老叔,家里今年有几个人在外务工,工资大概有多少?家里有读书的吗,读幼儿园,还是小学、初中或是高中、大学......”。彭长辉热情的和群众打招呼,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彭长辉是古龙岗镇一级科员。自2021年9月担任乐团村驻村工作队员以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来,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年,被评为县级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干部。
抓好强基固本的“关键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队伍建设方面,他和工作队成员紧紧围绕工作主题,把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该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一些矛盾产生的根源,他和工作队成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首先是“请进来”。分别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请到村委会,召开村两委班子扩大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使工作队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其次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性地重点访问了本村个体业主、种养能手、老党员、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问题出现的基本原因,初步掌握了村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干好促进发展的“实在事”
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是重点,彭长辉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发展壮大艾草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将艾草单独列入扶持发展产业,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113余亩,带动群众增收20余户,人均增收0.5万元。力争在三到五年之内把艾草产业打造成我村和烟叶一样重要的富民强村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并通过引进外资,带动艾草深加工产业,壮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通过这两年的帮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从驻村前的不足10万元发展壮大至今的20万元以上,为产业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蹚出了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办好服务群众的“暖心事”
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村民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驻村期间,彭长辉“身兼数职”,既是村“两委”的“参谋员”,也是产业助推人、政策宣传员和安全守护员,入户走访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上山下村宣讲政策及各项安全注意事项,一步步融入村子,融入群众。帮助办理服务事项、开展政策宣传360余人次,发放米、油等帮扶物资50余份,关怀慰问群众30余户,联系医院义诊群众200余人。到乐团村的时候,彭长辉每次入户的第一个流程就是自我介绍,现在大家都熟络地叫他“小彭”。彭长辉说,“有一次,一位独居的大叔在接电话时,跟电话那头说小彭过来看我了,听到这句话,我深受感动。走的时候大叔还拿出自己的鸡蛋让我带走,我说你留着吃,心里却是暖暖的”。
从待在办公室到深入田间地头的驻村队员,从“村外人”到“村里人”,在村里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练了本领,干了实事,这便是彭长辉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作为驻村队员,归根结底是做好群众的服务员,做好乡村振兴践行者。”彭长辉总结道。“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青年干部的历史机遇,新时代需要我们担起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努力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乡村振兴人才。接下来,我将继续撸起袖子、迈开步子、扛起担子,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周逸霖
▍编辑:古英福梁昊
▍审核:黄林森
▍监制:李志海
▍总监制:魏凡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