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彩票网

图片
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中国福利彩票网:印发天津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000MB1896646L/2022-00003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 文 字 号 :
津工信节能〔2021〕6号
主    题 :
科技工业信息化\信息化;科技工业信息化\工业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中国福利彩票网:印发天津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有关单位

持续提升天津市工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我局组织编制了《天津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四五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

?

??2021930

(联系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节能与综合利用处 许玉程

联系电话:83607711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十四五规划

?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十四五时期天津市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制造强国战略,立足中国福利彩票网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工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力支撑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步伐加快。2020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26.1%15.4%,比2015年提高8.6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石油化工、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8%,比2015年降低10.7个百分点。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累计提高5.9个百分点。建立用水大户动态管理机制,创建200余家节水型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保持中国福利彩票网先进水平。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钢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实现了100%的资源化利用。16家企业纳入国家再生资源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形成废钢、废塑料加工能力400万吨、17万吨,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能力明显提升。

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探索新模式新举措,细化配套政策,引导企业、园区积极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114家单位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培育146家市级绿色工厂,引领带动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培育绿色制造供应商,为1400余家企业提供绿色技术装备服务,对127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有效推动全市工业绿色转型。

(二)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市建设制造强市的关键时期,也是转换发展动能、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窗口期,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面临新的形势。

从国际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许多国家正在谋划经济绿色复苏,希望加强与我国在联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广绿色技术等方面合作。从国内看,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天津市看,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工业绿色发展面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机制等方面的挑战随着钢铁行业产能释放、120万吨乙烯等一批项目投产,工业用能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重点行业先进节能技术逐渐普及,主要产品生产能耗下降空间收窄,可再生能源用地、资源瓶颈制约,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工业能效提升和低碳转型面临新的挑战。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深入实施制造业达峰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全面提升工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大高端绿色产品供给,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二)基本原则

坚持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加大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坚持绿色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约束,在各行业全面推进绿色制造,推动绿色技术装备系统性更新,加强产业耦合,完善工业绿色发展长效推进机制。

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快突破工业节能降碳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短板,加大绿色产品、装备有效供给,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坚持区域协同。立足京津冀区域特点,强化能源资源协同利用,重视区域系统能源、资源效率监管和优化,推进分布式能源、绿色微电网等能源利用新方式。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落实有利于工业能源资源节约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发展目标

2025年,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左右,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有条件的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率先达峰。

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重点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保持先进水平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绿色技术、工艺、产品、装备进一步普及,实现绿色工厂重点行业全覆盖,重点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

推动重点行业低碳转型。落实天津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工业领域低碳转型路径和重点任务。钢铁行业,控制产能和产量,有序发展短流程炼钢,提高废钢比,优化原燃料结构,提升系统能效,推动钢铁生产副产能源资源与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深度耦合,探索氢冶金等低碳技术。石化化工行业,推动原料轻质化,加快生物基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推动减油增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二氧化碳捕集用于驱油和封存的产业化示范,推进二氧化碳在石油开采、塑料制品、化学品制造等领域的资源化利用。建材行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等绿色建材,加大原燃料替代,加大窑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力度,提高化石能源和天然矿物原料替代率。

系统提升工业能效。推动钢铁、石化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能量系统优化,加快推广先进高效的节能技术装备,推进行业间横向耦合。推进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提升,推广变频调速、永磁调速等先进电机调速技术,实施先进节能技术改造,采用高效燃烧器、冷凝式余热回收、热管余热回收等高效锅炉技术,推动高效用能设备与生产系统的优化匹配、使用与管理。强化节能管理和服务,贯彻强制性能耗标准,落实阶梯电价、差别电价等价格政策。对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及改造服务,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

推动工业能源利用低碳化。提高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支持现有工业厂房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支持工业企业、园区零散用地发展分散式风电,鼓励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建设绿色微电网。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提升工业终端用能设备电气化水平。加强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低品位余能高效利用,推动工业余热余能梯级和多能互补综合利用,鼓励工业园区建设冷热电多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

(二)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严控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落实能耗双控要求,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控新增钢铁、焦化、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新建项目主要产品设计能效水平应对标行业能耗限额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依法依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已退出产能的设备不得恢复生产。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立足构建1+3+4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智能科技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带动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传统优势产业迭代升级,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打造一批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大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可降解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工业产品供给。打造智能绿色的通信基础设施体系,有序推动老旧基站、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强化绿色运维,积极创建绿色数据中心

(三)全面强化绿色制造基础

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大对现有绿色制造示范单位的跟踪管理,力争在重点行业全面参与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工业园区。遴选推荐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引领性的企业、园区纳入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发挥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立绿色发展自愿协议机制鼓励企业发布绿色发展报告2025年,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机制更加健全,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达到300家以上。

夯实绿色制造基础能力。结合产业实际,加快推进重点行业能耗、水耗等地方标准制修订,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绿色产品团体标准制订。积极培育新型专业化绿色服务机构,提供绿色诊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应用、运营管理、评价认证、专业培训等服务。加快制定绿色基础数据标准,完善数据计量、信息收集、监测分析保障体系,加强动态更新和管理拓展绿色基础数据来源,推动高耗能设备、新能源设备等数字化改造和上云用云,构建绿色制造重点数据库

探索互联网+绿色制造新模式。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钢铁、石化化工行业开展物质流、能量流信息采集、分析和优化,实现关键工艺装备智能感知和流程优化。重点在汽车、船舶、电子等行业开展数字化管理试点,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减少耗材和资源能耗消耗。

(四)加快推进工业节水增效

加强节水技术改造。围绕钢铁、石化等高耗水行业,积极推动企业实施一批工业水效提升项目,引导采用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广应用。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组织年用水量超过10万立方米的企业开展专项节水诊断,培育一批专业第三方工业节水及水处理服务机构。鼓励工业园区开展水的梯级利用和集中处理,根据企业用排水水质特点及要求,建立点对点串联用水系统。

提升节水管理基础。建立市、区两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将年用水量3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企业纳入市级重点监控名录,加强对重点用水单位的管理。鼓励年用水量超过10万立方米的企业或园区设立水务经理,定期接受节水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培训。指导重点企业建立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一批节水型企业、水效领跑者企业等节水型载体,引导工业企业和园区对标达标,加强动态管理。

推动非常规水资源化利用。鼓励重点行业加大对市政污水、再生水、海水、雨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的利用,加快膜法、热法、热膜耦合海水淡化供水技术装备应用,打造中国福利彩票网海水淡化产业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加大废水资源化利用,积极参与产城融合废水高效循环利用创新试点、批废水资源化利用示范企业和园区等创建工作。

(五)提升工业资源利用效率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针对钢铁、电力等固废产生强度较高的行业,推动绿色技术和产品升级改造,有序淘汰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业固废的落后工艺设备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围绕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等区域典型固废,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与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横向耦合,探索基于区域特点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路径。推进工程渣土、装修垃圾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充分利用铁路、海运能力,推动固废资源跨区域输送,培育综合利用产品区域联动市场。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汽车、电器电子等行业积极开展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

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发挥静海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作用,合理承接北京再生资源利用项目,构建以报废汽车、废旧机电产品、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等为重点的京津冀跨区域协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链。加快先进适用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在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旧纺织品、废旧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实施再生资源行业规范条件管理,培育一批行业优质企业。鼓励探索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高效回收利用模式。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电产品等再制造。

(六)推动清洁生产水平提升

大力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强化产品设计阶段清洁生产,推动企业广泛开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培育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加快开发具有轻量化、无害化、节能、环保、资源节约、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协同提升。在汽车、装备制造、电子等重点行业,探索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数据库,开发和应用绿色设计工具。

推进原辅材料清洁替代。进一步强化电器电子、汽车、船舶等重点产品的管控要求,推动生产企业采用减量化、无害化的工艺技术,严格落实电器电子等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控要求,减少国际环境公约中所列化学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等使用。动态更新涂料、油墨、胶粘剂和清洗剂企业台账,推动涂料、油墨、胶黏剂、清洗剂等产品生产企业贯彻执行VOCs含量限值强制性标准,推动重点行业从源头实现清洁化。

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钢铁、建材、化工、印染、化学原料药、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开展工业清洁生产自愿审核,推动实施中高费项目,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七)突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支撑工业绿色发展的共性技术研发。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大绿色设计技术、环保材料、绿色工艺与装备、废旧产品回收资源化与再制造等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力度。重点突破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积极推广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突破废旧金属、废塑料、退役动力电池等产品智能分选与高值利用、固体废物精细拆解与清洁再生等关键产业化技术,鼓励开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评价技术研究。

完善创新机制。落实京津冀协同重大战略,立足重点产业链需求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创新中心等区域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区域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载体,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跃升。强化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点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突破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引导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单项冠军企业以及有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支持首台(套)绿色技术创新装备示范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的工作体系,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完成。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智库、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助力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二)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政策研究,建立健全节能与综合利用法规制度体系。制订和修订工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等领域的管理、技术等规范标准,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严格国家标准准入的执行,研究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地方标准。

(三)加大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等资金渠道,加大对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先进示范单位、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支持。推动落实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及环保(专用)装备等领域财税支持政策。加大绿色金融对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新技术和新产品产业化应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四)加强交流合作

瞄准国内外绿色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充分利用天津市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等优势,加强与先进省市和国家的工业绿色发展交流合作,吸引顶尖研发资源和先进技术向天津市转移。鼓励天津市企业、研发机构、高校与国内外一流机构合作,广泛开展工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

(五)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媒体、行业协会、绿色公益组织、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大对绿色理念的宣传。广泛开展绿色制造咨询服务和节能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等绿色产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逐步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减少一次性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