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彩票网

图片

百年路|天津蓟州区盘山抗战文物的无声诉说:见证不朽传奇 流传英雄事迹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1-05-24 18:45

走进蓟州区盘山烈士陵园,松柏间墓碑林立。这里长眠着一千多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英烈。

陵园内的盘山革命纪念馆,前来参观寻访的人络绎不绝。展出的抗战革命文物,有壁灯罩、竹碗、大刀……看起来朴素甚至简陋,却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在强悍敌人面前的顽强不屈、英勇无畏。

泛黄的小本,纸张有些褶皱、破损,有血迹和被洇湿的痕迹。这是林皋烈士生前随身携带的党员识字课本。

林皋的党员识字课本 盘山革命纪念馆供图

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1945年4月24日,中共蓟遵兴联合县代理县委书记林皋在蓟县周官屯被敌人包围。突围无望的情况下,林皋同志烧毁了秘密文件,只带着这本培养教育党员的课本,跳入河中,开枪自尽。敌人走后,乡亲们含泪打捞他的遗体,发现了被他揣在怀中的课本。

宁死不屈,誓复河山。在那个国土沦丧的悲惨年代,能让日寇铁蹄下的华北民众看到光明的,唯有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党员教育课本里藏着的,正是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火种和力量密码。

包森养伤时使用过的药瓶等 盘山革命纪念馆供图

1938年,八路军在华北大规模分兵,挺进敌后区域开展游击战争,让不愿当亡国奴的沦陷区民众看到了希望。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到达蓟县靠山集、将军关、下营一带。7月,在八路军东进部队有力支持下,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了20多万民众参加的冀东抗日暴动,给日伪以沉重打击,一度攻克蓟县等9座县城及200多个集镇。冀东抗日联军西撤受挫后,中共冀东党组织及八路军四纵留下的三个支队顽强坚持,越战越勇,逐步扭转被动局面,于1940年初创建了盘山抗日根据地,组建了八路军第十三团。十三团以善于打游击战和硬仗、恶仗著称,与日伪展开无数次较量,白草洼、果河沿等大捷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日伪多次派出重兵合围,企图消灭冀东八路军和民众抗日武装,都归于失败。直至抗战胜利,盘山抗日根据地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牢牢插在日本侵略者统治的后方。

多年研究天津抗战史的原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王凯捷介绍,盘山是冀东西部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十三团的活动范围包括今天天津的蓟州、宝坻、宁河、武清,北京的平谷、顺义,河北的三河、遵化等多地。盘山根据地对平津敌伪造成很大威胁,在冀东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盘山民兵抗战时期使用的竹碗 盘山革命纪念馆供图

在盘山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历程中,我方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包括包森、王少奇、田野、廖峰、杨大章、卜荣久、王崇实等抗日根据地负责同志在内,许许多多的战斗者为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包森烈士养伤时使用过的茶壶、饭盒、药瓶,田野烈士的怀表(残件)和沿村转送情报的小信封,杨大章烈士用过的文件包……这些馆藏文物,曾伴随这些抗日英雄穿行于盘山以及冀东广大地区的山石和丛林间,最后定格成永远的纪念。

为拔掉盘山抗日根据地这颗眼中钉,日本侵略者将整个盘山划为禁止耕作、禁止居住、禁止行人的“无人区”,不断派出重兵“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一起又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敌人的暴行没有吓倒抗战军民。“无人区”里,仍然有干部、民兵、群众,钻山洞、住窝棚,顽强坚持斗争。

纪念馆内,存有一盏盘山民兵抗战时期使用的提灯。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这盏灯曾经照亮民兵战士们在暗夜中战斗前行的路。

盘山民兵班在“无人区”内外与敌人斗智斗勇,屡屡痛击敌人,声名远扬,后来赢得“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军民一心,力量之源。盘山地区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盘山打仗靠三多:石多、洞多、干妈多”,形象地讲述了那个年代抗日战士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纪念馆的墙壁上,挂着曾被授予“八路军母亲”称号的杨妈妈等4位盘山妇女的大照片。杨妈妈是盘山“抗日堡垒户”的优秀代表,她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无微不至地照料、保护过大批八路军伤病员。此外,蓟州还有在敌人清查时挺身而出认地下党员为“丈夫”的王蕴芳,地下交通员、长途传送党组织紧急情报的“小脚女人”陈光林,动员干部群众深夜抢回林皋头颅与身体合葬的“八路军干娘”王翠兰……

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见证着盘山抗战的峥嵘岁月和不朽传奇。一直以来,盘山烈士陵园持续征集文物,既是为了永远纪念、感恩烈士们的牺牲奉献,也是为了流传他们的光荣事迹,传承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作者单位:天津日报)

附件: